【每日一練】
1.啟發式教學的關鍵就在于( )。
A.發揚教學民主
B.創設問題的情景
C.提出問題
D.教師的引導
2.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對題目瀏覽、測查、完成情況的監控,以及對速度的把握,主要運用了( )。
A.認知策略
B.元認知策略
C.管理策略
D.復述策略
3.強調在學校教育中應根據學生的年齡、性別、種族等特點使用不同學習動機類型激發學生學習的心理學家是( )。
A.布魯納
B.皮亞杰
C.苛勒
D.奧蘇伯爾
4.在工作記憶中為了保持信息,運用內部語言在大腦中重現學習材料或刺激,以便將注意力維持在學習材料之上的學習策略是學習的( )。
A.組織策略
B.復述策略
C.元認知策略
D.精加工策略
5.學習單詞foot(足部)后,再學football(足球),所產生的遷移是( )。
A.一般遷移
B.普通遷移
C.非特殊性遷移
D.具體遷移
6.以下屬于學習遷移的是(多項選擇題)。
A.明察秋毫
B.一心多用
C.舉一反三
D.觸類旁通
7.學習“醫生討厭律師”這一句話時,我們附加一句“律師對醫生起訴了”。兩句話聯系到一起,以后回憶起來就相對容易一些。這采用的不是(多項選擇題)學習策略。
A.復述策略
B.精細加工策略
C.組織策略
D.情境相似性
8.一般認為,避免失敗動機較高的人喜歡(多項選擇題)。
A.非常容易的任務
B.較為容易的任務
C.難易適中的任務
D.很難的任務
9.強調原有的認知結構在學習遷移的過程中起關鍵作用的心理學家是奧蘇伯爾。(判斷題)
10.認知策略是學習過程中用來進行信息加工的學習策略。(判斷題)
參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中公講師解析:本題考查啟發式教學過程。學生理解教材是通過積極的思維活動進行的,而思維活動的積極性,總是和一定問題的產生和解決相聯系。因此,利用啟發式教學,創設問題情境,啟發學生發現問題,激起他們理解教材或解決問題的愿望和渴求是非常必要的。啟發式教學的關鍵在于創設問題情境。ACD不符合題意,故根據題意,本題選擇B。
2.【答案】B。中公講師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教育心理學中學習策略的內容。學習策略包括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資源管理策略。選項A,認知策略是個體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術,它的基本功能是有效地加工整理,分門別類地系統儲存。認知策略主要包括復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組織策略。選項B,元認知策略是指對認知的認知策略。也就是說,個體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干什么、干得怎么樣及其情感體驗。元認知過程實際上就是指導、調節人們的認知過程,選擇有效認知策略的控制執行過程,其實質是人對認知活動的自我意識和自我控制。元認知策略包括計劃策略、監視策略和調節策略。選項C,管理策略則是輔助學生管理可用的環境和資源的策略,具體包括時間管理策略、學習環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學習工具利用策略和人力資源利用策略。選項D,復述策略是指為了在記憶中保持所學信息而對信息進行重復識記的策略。題干中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對題目瀏覽、測查、完成情況的監控,以及對速度的把握,運用的是學習策略中的監視策略,它屬于元認知策略。排除選項ACD,故本題選B。
3.【答案】D。中公講師解析:奧蘇伯爾認為學生所有的指向學業的行為都可以從認知內驅力、自我提高內驅力、附屬內驅力等三個方面的內驅力進行解釋。這三個組成部分的不同比重,通常由年齡、性別、社會階層的成員地位、種族起源以及人格結構等因素而定,因此他主張教師應考慮學生性別、年齡和種族的特點,由此確定推動其學習的主要內驅力,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因此本題選D。
4.【答案】B。中公講師解析:組織是對相關內容進行歸納整理的過程。組織策略是整合所學新知識之間、新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形成新的知識結構。常用的有列提綱、利用表格、圖形、歸類等策略進行記憶。復述策略是指為了在記憶中保持所學信息而對信息進行重復識記的策略。復述策略既可以促進工作記憶中信息的保持,又適用于在長時記憶中保持信息。元認知策略是學習者對自己認知過程的認知策略,是對自己認知過程的理解和控制的策略,有助于學習者有效安排和調節學習過程。精加工策略是一種通過形成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使新信息更有意義,從而促進對新信息的理解和記憶的深層加工策略。據此可知本題答案為B。
5.【答案】D。中公講師解析:一般遷移,也稱“非特殊遷移”、“普遍遷移”、“普通遷移”,是指在一種學習中所習得的一般原理、原則和態度對另一種具體內容學習的影響,即原理、原則和態度的具體應用。具體遷移說的是具體經驗遷移到另一學習情境中去。題干中從“foot”到“football”就屬于具體經驗的遷移,因此選擇D。
6.【答案】CD。中公講師解析:本題考查學習遷移。學習遷移也稱訓練遷移,是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或習得的經驗對完成其他活動的影響,因此遷移是在兩種學習中發生的。選項A,“明察秋毫”指的是極其細小的東西都能觀察得到。不符合題意故排除。選項B,“一心多用”是指同時干好幾樣事情,指的是注意的分配能力比較好,不符合題意故排除。選項C,“舉一反三”反映由一類事物推得其他事物。選項D,“觸類旁通”是指掌握了解某一事物的變化、趨勢及規律,從而類推了解同類的其他事物的變化、趨勢及規律。結合題干分析,“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是比較典型的遷移現象。所以排除選項AB,本題選CD。
7.【答案】ACD。中公講師解析:所謂精細加工策略(elaboration strategies),就是通過把所學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識聯系起來,以此來增加新信息的意義,也就是說我們應用已有的圖式和已有的知識使新信息合理化。例如,學習“醫生討厭律師”這一句話時,我們附加一句“律師對醫生起訴了”。如此一來,以后回憶就相對容易一些。和其他信息聯系的越多,能回憶出信息的原貌的途徑就越多,也就是提取的線索越多。故B選項符合題干說法。因為要選不符合的學習策略故本題選ACD。
8.【答案】AD。中公講師解析:避免失敗的傾向指為了避免因失敗而在他人心中形象受損時帶來的不良情緒,如因失敗而體驗到的羞愧感。因而避免失敗者傾向于選擇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難的任務。
9.【答案】√。中公講師解析: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奧蘇貝爾在有意義言語學習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種新的認知結構遷移理論。該理論認為,一切有意義的學習都是在原有認知結構的基礎上產生的,不受原有認知結構影響的有意義學習是不存在的。一切有意義的學習必然包括遷移,遷移是以認知結構為中介進行的,先前學習所獲得的新經驗,通過影響原有認知結構的有關特征影響新學習。因此他強調原有的認知結構在學習遷移的過程中起關鍵作用。
10.【答案】√。中公講師解析:學習策略可分為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和資源管理策略。認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術,有助于有效地從記憶中提取信息。認知策略主要包括復述策略、精細加工策略和組織策略。
以上是關于:云南教師招聘考試筆試:每日一練(二)的簡要介紹,感謝大家的閱讀和支持,祝大家面試順利。想獲取更多關于云南教師招聘的相關資訊,如云南教師招聘招教公告、備考資料、成績查詢、報名入口,歷年真題、報考指南等,敬請關注云南教師招聘考試網(www.mirincondemoda.com/)
05-22
05-22
06-23
06-23
06-21
06-20
06-20
06-20
06-20
06-20
06-20
06-20
06-20
06-20
06-20
06-20
06-23
06-23
06-23
06-23
06-21
06-17
06-16
06-16
06-10
06-10
06-10
06-10
06-10
06-10
06-10
06-10
07-29
07-29
07-28
07-28
07-28
04-30
04-30
04-30
04-29
04-29
04-29
04-28
04-28
04-28
04-27
04-27
03-09
11-23
11-12
04-01
04-01
04-01
04-02
04-02
04-03
04-03
04-03
04-03
04-03
04-04
04-23
04-24